<
    “大伯,工钱已经准备好了,我还让大壮在镇上买了点东西回来,正好完工不得吃一顿吗,就让他们带回去吃吧,明天正好就是大年了,东西栗哥儿他们还在分,等装好了,他们下工的时候就带回去。”

    秦封的话给秦大伯吃了个定心丸,他摆摆手,没别的事,就又去给来帮工的汉子们说了。

    一下子帮工的一群人就嚷嚷开了,冲着秦封直喊谢谢“主家”,这是帮工的人对于请人的人的尊称。

    刚到酉时,这次的活就正式完工了,只等围墙和建的房子晾干,就可以用了。

    秦大伯已经把秦封的想法告诉了他们,也都知道今天不吃晚饭,直接发工钱和东西。

    把各自的工具都收拾好后,就迫不及待的到院子里排队了。

    秦封早已叫大壮把堂屋的桌子搬了出来,放在院子里,和他的书桌一起,两张桌子并排放着。

    书桌小些,谢栗坐在书桌后面,桌上摆着记账本和笔,他们先去谢栗那里核对干活的天数,核对完没问题后就拿钱。

    桌子上还摆着一个大盒子,里面装的正是铜板,谢栗已经提前用绳子串成一串串的了。

    大串一千铜板,小串的一串一百铜板。

    这样结算钱的时候也方便,不过钱这事离手不认,为了防止纠纷,谢栗还特意叮嘱他们数清楚再走。

    村里汉子听他这么说,顿时对他印象又拔高了了一筹,有些当即站到一旁数了起来。

    也有那些大大咧咧的,不在意的摆摆手,把铜板往怀里一揣,就往旁边大桌子这边来。

    大桌子上摆着已经分装好的东西,码了高高的一桌,一份份东西全都用一张大油纸包裹住,用绳子栓起来,看不清里面的东西。

    拎着倒是沉甸甸的。

    秦封派了秋婶去帮着谢栗算账,他和王叔负责发东西,一人一份。

    看他这样的举动大家也有了底,看来每一份的东西都是一样的,他这做法大家心里也舒坦。

    都是一样干活,要是拿东西的时候分和三六九等,得惹出不少闲话。

    如果是那种偷懒的人,自己心里就知道咋回事,但是他们这批人,干活都挺卖力的,毕竟是秦大伯特意找的,所以东西都一样。

    话说,再大大咧咧的汉子,也不能说他不通人情世故,拿钱的时候数清楚是应该的。

    拿了东西的,没一个拆开看的,都冲着秦封两夫夫再三道谢后,才拎着工具三三两两的结伴下山去了。

    随着人陆续下山,院子里也空旷不少,随着最后一个帮工的人离开,秦封得空瞄了眼,木盒里还有半盒铜板。

    这时,他又看见秦大伯和秦二伯等人连带几个堂哥正偷摸收拾东西,准备下山去。

    他一时之间百感交集,在他们溜出门时喊住了他们

    “大伯,二伯,堂哥,你们忙着去哪儿啊?”

    第78章 懵懂

    “天晚了,该回家吃饭了”秦大伯语气寻常的答道。

    “大伯,你们还没拿工钱呢”秦封无奈的上前拦住他们。

    “工钱?拿什么工钱?帮侄儿还要拿工钱?”秦二伯吹胡子瞪眼,直接拒绝了。

    “是啊是啊,兄弟之间不说这些”

    “对啊,小六,你别挡着我回家吃饭!”

    “……”秦封失笑,他们来帮忙,肯定是没打算要工钱的,可他们能这么想,他却不能这么做。

    毕竟外人来干活还给钱,自家人来干活,难道要空手而归?岂不是连外人也比不过?

    心意他领了,但是该拿的钱得拿。

    秦封一脸温和,但是寸步不让,态度强硬,挡住秦大伯等人的下山路。

    谢栗见此赶忙上来“大伯,二伯,堂哥们,你们忙了这么些天,不拿钱,那我们成什么样子,村里人背地里不戳我们脊梁骨吗”

    “我们拿没拿钱和他们有啥关系?”秦二伯没把放在心上。

    “栗哥儿,他们兄弟之间互相帮衬,拿钱成什么样子了?你别跟着小六掺和”秦大伯见谢栗真诚的目光心头一软,他也是个好孩子。

    可秦大伯还是没有松口。

    当初找人干活是给钱,说好的,可他们是自愿来的,给什么钱?

    两方人就这么僵持住了,谢栗都不知道自己该作何反应了。

    他只见过工钱没给够拦住不让走的,还没见过一方非要给钱,一方非要不收的。

    谢栗突然回忆起秦奶奶去大崖村和他第一次见面时,说的秦家人关系好。

    此刻他才深深的明白了,算工钱的时候他知道理所应当的把秦大伯他们算了进去。

    给夫君看的时候,他也没异议,两人还商量着给秦大伯和秦二伯两人添了些,谁知他们竟然一分都不要。

    秦封态度坚决,秦大伯等人也不遑多让,僵持了一刻钟,天色渐渐暗沉,还是秦封先松了口。

    “行,钱你们不要,东西总得拿着吧,不值什么银钱,今晚我们可没做你们的饭。”

    他退了一步,秦大伯也好说话起来,调侃道“我又没说不要东西,不要白不要。”

    他这话说得,好似刚刚那个坚持一文钱工钱不收的人不是他一样。

    秦大伯松了口,秦二伯等人也来拎东西下山去了。

    山上只剩下秦封谢栗俩夫夫,以及王叔一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