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    外公和两个舅舅一样,嗜酒,又装了四罐子酒。

    虽说老年人喝酒不太好吧,但是外公喝酒这么多年了,身体硬朗,让他不喝是不行的,用他的话说就是“酒是粮食精,越喝越年轻”,加上他这把年纪了,该吃吃该喝喝,到老了也没有遗憾。

    “把这肉拿去一起做了,晚上一起吃一顿,热闹热闹”外婆从中拿出牛肉,递给大舅母。

    “娘,这是封儿孝敬你和爹的,牛肉我们这儿两大块,够吃了”文大舅母没接。

    “让你拿着就拿着,按你这么说,那这些牛肉是封儿孝敬他大舅二舅的,我也不该吃?”外婆嗔怒,相处这么多年,她知道这个儿媳妇是什么性子,没有坏心思。

    “娘……”

    “大嫂,依我看就拿着吧,正好你做饭好吃,我们和爹娘就等着沾光了”二舅母笑嘻嘻的从外婆手里接过牛肉,又连带着自己家的一起放进厨房里。

    她出来拍拍手“行了,天不早了,我得回去伺候鸡鸭了,大嫂,我下午过来帮你啊”

    “行,你快回去吧”大舅母也把东西收拾好放着,卖鱼的走了,她也有别的家务干。

    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    这边,秦封两人和大舅等人已经到了重山镇,年年卖鱼的大舅早就来订好了位置,直接架着牛车去了南街。

    表哥等人熟练的把装鱼的大桶从牛车上抬下来,摆在地上。

    活鱼在桶里扑腾,溅起水花,赶集的人见这是鲜活的鱼,都围拢过来,蜀郡这边的传统就是过年要吃鱼,包括祭拜也要用到,所以鱼是不愁销路的。

    “鱼怎么卖啊?”

    “都有些什么鱼啊?”

    “给我挑个三斤的”

    “谁啊,踩着我的脚了!”

    赶集的人都挤在鱼桶前,你一言我一语的挑选起来。

    文二舅卖兔子的摊子就在旁边,肥硕的兔子引来了顾客。

    “这兔子够肥,咋卖的”

    “好肥的兔子,给我来一个”

    两个舅舅连带着表哥表弟们忙得不可开交,抓鱼的,称重的,绑兔的,收钱的。

    虽然忙,但也有条不紊,没有丝毫慌乱。

    文大舅趁着空档说“封儿,你们两先走吧,我们得卖到晌午去了,事儿我都记住了,你放心”

    “行”

    秦封见确实没有他帮忙的地方,就拉着谢栗走了。

    穿过巷道,来到了北街,老远就看到高烈叔和秦二伯等人在北街尾的大榕树下站着。

    “封儿,你来了!怎么样?你舅舅呢?”秦二伯没看到身后的人,还以为文家舅舅他们没相信。

    “他们在南街卖鱼,我给他们说过了,他们卖完鱼就买粮,你们在这儿等我吗?”秦封解释了一番,转而看见了空无一物的板车。

    “你想得美,你大伯找掌柜的去了,我们买得多,想能不能便宜点”高烈横眼看了看秦封,毫不客气的怼他。

    “大伯来了…”秦平面对粮店,看见秦大伯从里面走了出来。

    “哥,怎么办?”

    “爹,如何”

    “大伯,便宜了多少?”

    “每斤便宜一文,都别声张,跟我去后门装”

    秦大伯脸上露出细微的笑容,对结果还是满意的。

    一行人都是准备充足的,今年新下来的粗粮,大伯家买了五千斤,二伯家人少些,买了四千斤,他们家里还有些今年地里出来的细粮粗粮,也够吃了。

    高烈叔家就两人,加上他们两夫夫没什么地,买了一千斤稻谷,二百斤小麦,两千斤粗粮。

    秦封空间里有够他们两夫夫吃十年的粮食,可其他人不知道啊,加上手头还有银子,他也跟着买了五百斤稻谷、两百斤麦子、两百斤豆子和二百斤油菜籽。

    付了银子后,众人把粮食都装上车,又用油布仔细的盖好,秦家的男人们都一起运粮回村。

    大主顾上门,粮铺的掌柜还差了几个伙计用板车跑了几趟,给帮忙送到村口。

    只留秦封一个,陪着大伯母等人买一些别的东西,为此秦大伯还把他买的粮食带回去了。

    男人们推车离开,女眷们这边也准备充分了。

    各个都背着背篓,这东西看着不好看,但几乎蜀郡这边人人都背,也是有原因的,一是能装,二是省事儿,不用手提,三是盖住上面,别人也不知道你买的啥。

    秦封和谢栗两人也背着之前放在牛车上的背篼,跟着大伯母等人逛了起来。

    不得不说,跟着她们买东西,秦封觉得自己特别省心。

    大伯母等人也是重山镇的常客,什么东西什么价格她们心里都门清,东西好不好,一摸一闻就能大差不差。

    最主要的是她们还特别会讲价,几乎找不到比她们买的还便宜的。

    秦封两人就跟在她们后面,有想要东西,就在她们谈好价格后,说

    “给我装一样的”

    “给我也来一块”

    “给我也来两斤”

    价格自然是刚刚大伯母她们讲好价的。

    从北街逛了会儿,大伯母她们又去逛南街。

    第45章 卖地

    南街的价格相对于北街要便宜点儿,卖的东西也更杂更多,同样也是大伯母等人的主场。

    一行人边走边买,背篼也渐渐重了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