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t4b5小说网 > > 入慕之宾 > 入慕之宾 第190节
    子烨是帝王。

    我知道,当他需要从帝王的身份着眼之时,他不会犹豫。

    第二百七十八章 诏狱(下)

    至于景璘。纵然赵王里通北戎,是始作俑者,但现在除掉赵王,对他也并没有十分直接的好处。且失了赵王,反而会让他的力量削弱。当然,我可以像先前想的那样,让他相信赵王在各地积聚势力,有不臣之心。但恐怕在子烨面前,他也仍旧会权衡,选择暂且利用。

    董裕显然无所谓,我交给谁都无妨,他所求的,是当下保住性命。

    兰音儿在一旁看着,露出讶色。

    “这是何物?”

    “这是董裕藏东西的地方。”我说,“他说是个精铁制的箱子,里面有赵王的罪证。”

    兰音儿睁大眼睛,将布条接过来,道:“皇后是要我去将这东西找出来?”

    “不是。”我说,“你不可妄动。秦叔可给你留下了人手?”

    “留下了几个仆人,都是追踪探听的好手。”

    “让他们去看看那是什么地方,但不可去动,只消暗中盯着,看看有什么人接近,凡见情形不对,即刻撤走。”我说,“等到我说能取了,再让他们去取。”

    兰音儿了然,道:“知道了。”

    回到承和宫,内侍来报,说武陵郡夫人已经等候多时。

    她是来向我禀报事务的。

    外命妇的事务,说来也并不繁杂,无非是安排哪日谁人入宫觐见,谁因得何事要赏赐,朝中的仪礼之事该派谁出面之类的。我跟前的四位外命妇,便如子烨的尚书省,替我掌领治理。而武陵郡夫人身为四人之首,便如尚书令,总揽全局,向我禀报。

    这些日子,我有意观察,也让兰音儿私下暗访。这武陵郡夫人,确实是个能做事的。日常庶务,她处理得井井有条,在命妇之中颇受赞誉。就算那有不服的,也是少数,且据我所知,大多都是原本跟在祝氏身边的人。

    禀报过一些日常之事后,武陵郡夫人道:“回纥王女缬罗,今晨带着一干使臣,返国去了。妾奉皇后之命,与宣城郡君等八位命妇一道,跟随兴平公主为王女送行。”

    缬罗这一行,大概是在中原待得最久的使者。据说缬罗在那马毬赛结束之后,带着她的一众侍女和其他的使者,在洛阳周边的富庶州郡转了一圈。原本还打算到江南去,可是收到了回纥国中的消息,就此返程了。

    她是王女,又是使者,这送行之事,就交给了兴平公主与鸿胪寺。

    兴平公主是子烨的姑姑,嫁到洛阳,公主府也在洛阳。住在洛阳城里的公主,唯有她地位最高,最是合适,所以,此事就派到了她的头上。

    “王女可说了什么?”我问。

    “她受了皇后赐下的宝物,说谢皇后大恩,还说盼着将来皇后到回纥去,她定然要带皇后领略一番那边的风土人情。”

    我不由哂然。这回纥王女先前还鄙夷什么中原弯弯绕绕太多,看起来,她自己确实就是这么想的。

    她不讲弯弯绕绕,甚至说话不过脑子。

    我堂堂太上皇后,要离开中原到回纥去,只有两个可能。

    一个是回纥破了中原,将我掳了过去;一个是中原破了回纥,我到那边去观赏新得的大好河山。

    这等有伤两边之好的话,也只有她说得出来。

    “知道了。”我说,“还有别的事么?”

    “萧皇后那边派人来说,她要到水云寺去。”

    我一愣。

    “水云寺?”我想了想,“我记得,它在黄河边上?”

    “正是。”

    我:“……”

    大概是见我神色不好看,武陵郡夫人讶道:“皇后以为不妥?”

    “萧皇后这些日子一直在白马寺。”我说,“未知何故要去水云寺?”

    “萧皇后说,水云寺的藏经阁,从前是萧家的太公捐资修造。历经风雨,已是年久失修。萧皇后要亲自去探望,礼佛诵经,捐资重修,以祈黄河太平,风调雨顺。”

    我心想,明玉也不知修了多少庙了,萧家的底子果然厚实。

    “知晓了。”我说,“派人告知萧皇后,本宫择吉日去一趟白马寺,与她一道礼佛。”

    武陵郡夫人应下。

    将她送走之后,我终于翻了个白眼。

    兄长疏浚黄河,首要之事是修渠。若我不曾记错,那修渠的地方就在水云寺附近。

    什么再也不想见到他。

    明玉这口是心非的,我以后再信她一个字,我名字倒过来写。

    ——

    回到寝宫的时候,我发现,子烨竟然已经坐在了里面。

    “你怎这么早回来了?”我问道。

    “今日事少,我见无甚可做,便回来了。”子烨道,“你今日,都待在了国公府里?”

    我出宫时,交代的就是回国公府。

    “嗯。”我含糊地应一声,忽而发现他手里拿着几张纸。定睛看去,我认出来,那是我近来写的稿子。

    古来,凡被称为贤后的人,无不会留下些劝诫女子的文字,让世人传颂,赞为表率,青史留名。我既然打算离开之后也留个好名声,那么该做的也得做。

    我的著作,打算命名为《女论》。其要义,乃是劝导已婚的妇人们,如何大度为怀,谨守本分,成为丈夫的贤内助。

    藉此,可让天下人记得我这个在位三年就暴毙的贤惠的太上皇后。

    不过这东西,写起来的时候,我才发现鬼扯起来有多难。我就像一个要对天下所有人撒谎的老实人,绞尽脑汁地想该说些什么。好不容易相处点东西,又要笨拙地为遣词造句而挠头,这个不对,那个不好,说得浅白些,又没有了格调。

    今日出门之前,我又憋了两句,着实烦了,就索性扔在了案上。

    不想,子烨竟是发现了,还看了起来。

    我忙将稿子从他手里拿走。

    “这是我的。”我说。

    “你要写书?”

    我看着他:“你觉得我写得不好?”

    他说:“自是不好,你骗人。”

    我愣了愣。

    莫名的,心头有了些悬空之感。我知道,这叫心虚。

    我坐下来,道:“什么骗人?”

    “不是么?”子烨道,“你写的这些,什么为妇者,唯卑唯敬,是你心里话么?若不是,那不叫骗人又叫什么?”

    心安下一些。原来是说这个。

    第二百七十九章 火情(上)

    “这怎么能叫骗人。”我定了定神,将稿子放在一旁,道:“女诫第一篇就叫卑弱第一,可班昭就真是那般想么?她出入宫廷,多有谏言,若放在当下,言官必是要说什么妇人干政。她兄长班固不曾将汉书写完,她就接着写了。她还说,不该让男子受教却不让女子读书,放在当下,又有几家做到?她这言行,可全然不见什么卑弱。”

    子烨看着我,颇有些诧异,忽而道:“如此说来,你竟读过女诫?”

    那模样,仿佛我真的不学无术一样。

    我说:“我只是不爱读书罢了,又不是不读书。”

    “那么你还该记得敬慎第三。”子烨道,“其中有云,夫妇之好,终身不离。房室周旋,遂生媟黩。媟黩既生,语言过矣。语言既过,纵恣必作。纵恣既作,则侮夫之心生矣。此由于不知止足者也。”

    这段的的意思我知道,是说夫妇如果常常在一处亲密戏耍,就会少了尊重,说话就会骄纵,然后,妻子就会不敬丈夫。后面还有一段,大意是如此下去,夫妻之间少了规矩,才会家室不宁。要想夫妇和谐,必是要妻子遵守敬顺之道。

    当年,我是和明玉一起学的女诫。我父亲觉得,明玉有大家闺秀之气,让她带着我,可让我收一收性子,不要总在课堂上跟先生抬杠。但他不知道,下课后,明玉的牢骚比我多多了。她骂得最多的就是这一段。说夫妻连亲密都不许,成婚还有什么意思。还说将来她的丈夫若是信这个,她就休夫;若休不了,她就干脆让他独自敬顺,自己跟面首们过去。

    不过这话从子烨嘴里出来,更让我诧异。

    “如此说来,你竟也读过女诫?”我说。

    “我小时候,宫中的书不多,这是我母亲留下的,我翻过。”子烨说着,注视着我,“你我日日相对,在班昭看来可是大谬大误。你可还觉得该学她?”

    我的脸上一热,随即将他揽在我腰上的手拿开。

    “你放心好了,”我傲然道,坐得端正,“我不胡诌,也能让天下人心服口服。”

    子烨笑了笑,那手又揽了回来,而后,带着我,往后躺去。

    他靠在垫子上,姿态舒展。

    我被他搂着,躺在他的胸膛上。

    他总是喜欢这样。回到寝殿,就与我这样依偎着,躺在榻上说一会话。

    我也喜欢。挨着他的时候,听着他的心跳,接受他的温柔。这等时刻,我们最为纯粹,不必被从前纠缠,也不必为将来而心有戚戚。

    但今日,我觉得我的心定不下来。

    “怎不说话?”他忽而道,“有心事?”

    心又提了一下。

    这妖孽。

    “不过是出去了一趟,有些累了。”我说。

    子烨道:“国公府里如何?”

    “一切都好。”我说,“阿誉和阿谌他们问你在何处,我说你忙碌得很,得了闲再去看他们。”

    子烨笑了笑,“嗯”一声。

    我停了停,问道:“今日大理寺那边可有什么消息?董裕审得如何了?”

    子烨的手轻轻抚着我的发丝:“我刚回到这里时,大理寺那边传来急报,说董裕寻死。”

    心头被什么触了一下。他果然是知道了。

    &amp;lt;div style=&amp;quot;text-align:center;&amp;quot;&amp;gt;

    &amp;lt;script&amp;gt;read_xia();&amp;lt;/script&amp;gt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