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t4b5小说网 > 其他小说 > 重生过去震八方 > 重生过去震八方 第120节
    告别了吴处,方圆带着李卫国就回小旅馆去了,刚出了无线电厂,方圆差点没有跳起来。

    他也没有想到,事情竟然办的这么顺利,两天就把毛料和呢料给弄出去了,而且还换了那么多粮食。

    其实有粮票有钱,就代表着粮食,这些粮票都是地方性的粗粮票,也就是说,只要不出帝都,什么地方都可以用。

    下午吃饭之前,方圆又去了一趟副食店和供销社,买了一些点心,还有零食。

    买完这些东西,两个人才去吃饭,没办法,方圆担心去了山区没有吃的。

    其实这是做给李卫国看的,方圆什么时候身上都不会缺了吃的,只是那些吃的都在空间里,没办法当着李卫国的面拿出来。

    还是买一些带着比较好,这样的话,方圆往外面拿东西,李卫国也不会注意。

    吃完东西,两个人就回小旅馆休息了,明天要去山区,还是早点休息比较好。

    第二天上午,两个人先坐公交车去了东直门,从东直门坐917可以直达密云。

    在这个年代,这也算是长途了,属于区间车的一种,基本上一天就跑一趟半。

    一趟半的意思,就是怕一个来回再跑半圈,基本上今天住在城里,明天就要住在密云,这也是很多公交车司机不一样跑这趟线的原因。

    不过这和方圆没关系,不愿意跑也要跑,除非你不想干了,可是没有几个人愿意放弃这份工作。

    这就需要凭本事,凭关系了,有本事,有关系的托人调到别的线路,没关系的就只能跑这条线路。

    因为东直门是始发站,两个人上车的时候,车上根本没有几个人。

    售票员这时候走了过来说道:“没票的买一下票,你们两个到什么地方?”

    “到终点站,多少钱?”

    “你们一起的?”售票员看了李卫国一眼,然后问方圆。

    “对,一起的。”

    “一共三毛钱。”

    “给您。”方圆连忙拿出三毛钱递过去。

    这趟线路票价就是两毛,方圆是半价,所以他们两个只需要三毛钱,还别说,个头矮也有矮的好处啊!

    第122章 灵枣树

    还别说,今天坐车的人还不少,不过很多都是坐到半路,坐完全程的没有几个。

    就算是坐到半路,很多也是两毛钱,可能是达到里程了吧!

    八点十分上的车,八点二十发车,一直快到中午才到密云。

    到了这里方圆就后悔了,因为没有一点后世的样子,完全是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。

    不过来都来了,也不可能再回去不是,就算是去别的地方,不是也一样。

    “方圆,咱们去什么地方?”

    “随便走走吧!我现在也不知道去什么地方。”

    方圆说的是实话,他确实不知道要去什么地方,反正往山边走就对了。

    至于说到什么地方,只能走一步看一步。

    密云并不大,特别是这个时候,那就更小了,还没有走多大一会,就已经走出了县城。

    方圆他们是往北走,因为北边的山比较多。

    刚出了县城,方圆抬头看了一眼太阳,转过头对李卫国说道:“先回县城去。”

    “呃!”李卫国愣了一下,问道:“方圆,咱们不是刚出来吗?怎么又回去。”

    “你看看太阳。”

    李卫国连忙抬头看了一眼,说道:“太阳不是好好的吗?”

    “我知道好好的,我是说现在差不多该吃饭了,你不会想饿着出去吧!”

    听到方圆这么说,李卫国挠了挠头,说道:“好吧!咱们回去。”

    回到县城吃了点东西,两个人再次出了县城,一个多小时后,两个人来到一座山前。

    “走,看看这里有没有村子。”

    “嗯!”

    两个人沿着山边走,没有走多远就看到一个小村庄。

    也没有多想,两个人就进了村子,在村子的中间有很多人在排队。

    方圆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,就走了过去,走到跟前才发现,原来是排队打饭。

    不用说,这个村子是吃大锅饭,排队的人,一个人端着一个盆,盆是五花八门。

    有洋瓷盆,还有陶瓷盆,甚至有的提着一个铁桶。

    在中间有一口特别大的大铁锅,这锅的直径最起码有一米五以上。

    方圆看了一眼,锅里是做熟的饭,说是饭,其实就是一锅煮红薯,而且大部分还是水。

    也不知道这红薯有没有洗,因为都带着皮,剁的一块一块的。

    一名老人拿着一个大铁瓢站在大铁锅前,谁走到锅前,老人看了一眼人,然后开始打饭。

    有的多一些,有的少一些,不用说,老人估计是按照每个人家里有多少人打的。

    可是就那么一点,够谁吃的,说实话,如果方圆加把劲,打的那些东西他一个人就能吃完。

    但是方圆知道,这可能是一家人的口粮。

    可想而知这个村子有多穷,甚至都不能用穷来形容,这简直就是苦,而且还是痛苦的苦。

    可是没办法,现在就是这种情况,就在还是帝都附近呢!别的地方可能还不如这里。

    这么说吧!如果方圆这副身体之前的主人家乡有这些吃的,那么他父母也就不会带着他出来逃荒,还饿死在半路。

    这些人很木讷,按说来了两个陌生人,他们应该看看的,可是他们没有,他们的眼里只有中间那口大铁锅。

    不管谁打完饭以后,都小心翼翼的端着或者提着往家走。

    哪怕路过方圆和李卫国身边,也没有人多看他们一眼。

    十几分钟后,大铁锅里的饭打完了,刚好也没有人了,老人拿着一把炊黍,把大铁锅里的一点汤给扫进铁瓢里。

    其实用中原话说,这就是红薯茶,前世方圆也吃过这玩意,只是吃的时候会放一些黄豆,然后再放点白糖。

    吃着很甜,也很好吃。

    老人把汤水弄干净以后,把大铁瓢放到一边,看着方圆和李卫国问道:“你们是……”

    “老人家您好!我们是从城里来的。”方圆连忙上前一步说道。

    “从城里来的?你们来这里干什么?”

    “老人家,我们是来采购的。”

    听到方圆说采购,老人苦笑一下说道:“采购?我们这里有什么东西能让你们采购的?”

    “老人家,您是这个村的村长吧?”方圆不确定的问了一句。

    他之所以这么问,是因为刚才老人在给大家打饭,一般吃大锅饭的时候给大家打饭的人,就是负责人。

    “不错,我就是村长。”

    听到老人这么说,方圆脸上一喜,把介绍信拿出来说道:“老人家,我们是毛纺厂的,这次确实是出来采购,您看一下介绍信。”

    听到方圆这么说,老人把介绍信接过去看了看,又递给方圆说道:“小同志,你也看到了,我们自己都没有吃的,拿什么给你们采购?”

    “老人家,我们采购的东西你们一定有,而且我们不用钱采购,而是用粮食。”

    “什么!用粮食采购?”老头瞪大眼睛看着方圆问。

    “没错,用粮食采购,不过是粗粮。”

    老人吞了一口口水,问道:“你们要采购什么?”

    “木耳,蘑菇。”

    “呃!”老人愣了一下,看着方圆问道:“你怎么知道我们有这些东西?”

    “老人家,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,你们这里靠着山,怎么可能没有这些东西,您放心,我给的价格绝对让您满意。”

    听到方圆这么说,老人叹了一口气说道:“唉!可能让你失望了,我们村的木耳和蘑菇都要卖给国家,不能卖给你。”

    “呃!”方圆愣了一下,连忙说道:“老人家,我想知道供销社那边给您什么价位?”

    老人说的卖给国家,其实就是卖给供销社,当然,供销社也是属于国家。

    “一块钱一斤,或者用粮食换,一斤木耳换三斤粗粮,一斤蘑菇换二斤粗粮。”

    “嘶!”方圆倒吸一口凉气,这供销社也太黑了。

    要知道木耳和蘑菇可是二类物资啊!老百姓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,可是比肉还金贵的东西。

    供销社竟然用一块钱一斤就给收走了,就算是用粮食换,这也给的太少了吧。

    是,现在粮食金贵,外面黑市上的粮票也贵的离谱,可是别忘了,供销社是干什么的。

    在供销社里,只要有票,粮食根本不值钱,也就是说,供销社用很低的成本就把老百姓手里的好东西给换走了。

    “老人家,您看这样行不行,我用六斤粗粮给您换一斤木耳或者蘑菇。”

    “什么!你……你说的是真的?”老人有点心动了,由不得他不心动。

    因为方圆给的价格太高了,木耳就算了,高了一倍,但是蘑菇可是高了三倍啊,这是什么概念。

    “当然是真的,而且不管木耳或者蘑菇,价格都一样,还有就是,我不全给红薯,土豆一半红薯一半。”

    方圆这话差点没有让老人晕倒,老人扶着锅台说道:“你让我想想。”

    听到老人这话,方圆笑了,老人既然这么说,就说明有戏。

    也是,老人心里虽然装着家国,但比着饿肚子,他绝对会选择(读者)肚子。

    “嗯!可以,您好好想想,我们明天再过来。”

    &amp;lt;div style=&amp;quot;text-align:center;&amp;quot;&amp;gt;

    &amp;lt;script&amp;gt;read_xia();&amp;lt;/script&amp;gt;